第十五期|对话胡凤兰:俄罗斯华裔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你会把自己定义成一个俄罗斯人还是中国人?”
“俄罗斯和中国,你觉得哪个更亲近?”
“你说‘我们’的时候,你是在指是俄罗斯人还是中国人?”
……
这些都是Vika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出生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华裔Victoria Khu(胡凤兰)。Vika是上合国家青年平台(“SCOLAR Network”)的联合创始人兼主席。由她参与创立的“上合国家青年平台”致力于增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领袖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对话及区域性合作。Vika也是WEF全球杰出青年社区(Global Shapers Community)的成员,同时她还是TEDx的一名演讲者。
第14期|对话Sascha Hannig Núñez:以拉美洲的角度解析中国对外影响力的不断加强
诸多国际观察者认为下一百年的人类历史毫无疑问地会由亚洲地区领导,甚至有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称,2014年是中国崛起的初始点。尽管有关中国外交的对话主要以欧美地区为主,可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无处不在。在本期播客当中,智利研究员 Sascha Hannig Núñez 与听众分享了其对中拉关系的观念,也讨论到其深入了解中国和亚洲历史的过程。从20世纪的中国-智利关系到针对目前经济和政治上的关系的评论,Sascha 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在拉美洲影响不断加强的独一无二的想法,以使大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对世界各地的命运有何影响。
第十三期|对话Grace Li和Wendy Huang:与进食障碍同行
近年来,社交网络上关于过度身材焦虑的讨论引起了公众对“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的关注。 严重的身材不自信与身材焦虑会引起极端的节食以及过度运动,增加了患进食障碍的风险。 但是,身材焦虑并不是人们患上进食障碍的唯一原因。 在本期《织点》播客中,我们将了解到另一种可能性。Grace Li 同学将与我们分享她的童年经历以及她的家庭环境如何影响了她的饮食习惯。 从Grace在中美两国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也了解到这两种文化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并治疗进食障碍的。在与Grace 交谈之后,我们也与心理治疗师Wendy Huang进行了连线,系统地了解了进食障碍的症状,以及我们作为家人和朋友能够如何帮助可能有进食障碍的人们。
第十期|对话剑桥中国论坛:疫情之下的跨国文化交流桥梁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的特邀主持人及历届布朗中国峰会主席方爰爰邀请到了剑桥大学中国论坛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张暐伦François和何雨茗Heidi,与我们分享他们共同创立剑桥中国论坛的经验和启发。剑桥大学中国论坛(CUCF)是一个学生社团,致力于促进有关中国的建设性讨论。论坛汇集了来自学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家,旨在就中国在21世纪的作用提供各种观点和见解。了解有关该组织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camchina.org/。
第九期|勿以善小而不为:Bincheng Mao与社会公正
Bincheng (Stéphane) Mao目前是纽约大学的一名哲学与历史双修学生,同时也是East Coast Coalition for Tolerance and Non-Discrimination (ECC) 的创始人。ECC是一个国际化的为边缘化群体服务的公益组织。ECC致力于促进社会包容度并提高公众以及立法者对此问题的重视,目前有3200名成员以及来自15所北美大学院校的志愿者。
第八期|对话达米尔:“老外”在上海的工作生活
在本期播客中,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达米尔和我们分享了他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这一次我们涵盖了很多话题,包括达米尔在上海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工作签证以及对上海和上海人的印象等等。
中秋特辑|对话邓煜恒:“家”的思考
为什么家乡对我们而言这么重要呢?如同古今中外的游子在他乡方在思及故土时感怀落泪,很多时候我们唯有跳出熟悉的环境才知其美好。“家乡”就如同一个载体,承载了太多不可替代的情怀和回忆。
本期的两位对话者——紫琪和煜恒——他们都是目前可观数量中的留学生的一员。新冠疫情当前之际,许多留学生都面临着无法回到故乡的困境。新的问题由此涌现:对于“故乡与故土” ,我们依旧执着吗?寻找故乡就是寻根吗?真生的根基又在哪里?不仅是留学生,如今面临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中国的本土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漂泊在都市,原本的老家或许也早与心底的印象大相径庭。
第一期|对话Michael Chen
在本期的播客中,我们与Michael Chen聊了聊他在新冠疫情下的生活、他作为意大利华裔在美国上大学的经历、他对于不同文化的兴趣以及他对于中美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理解。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信息。